您现在的位置:香港马会内部免费资料 > 书香校园 > 书香校园 > 正文内容

光明时评:客观看待社会心态挑战 努力提升治理效能

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更新日期:2021-03-23 浏览次数:

   调查问题加载中,请稍候。

   若长时间无响应,请刷新本页面作者:王明姬社会心态代表了全社会的心理感受、情绪基调、社会共识和价值观,是民心民意的晴雨表。

   了解社会心态,不仅对于了解社会热点和公众情绪非常重要,也是化解潜在社会矛盾、夯实社会心理基础、维护安定社会环境的重要前提。 据最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社会心态调查结果显示,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主流积极健康、明显向上向好,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成色、幸福感的暖色、安全感的底色明显提升。 但近年来一些恶意伤人案和报复社会案等负面事件的出现,也说明当前我国社会心态中存在若干需特别关注的现象,有必要予以重视。 举例来说,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心态调查显示,居民对国家治理效果评价较高,但居民生活情绪中负面情绪与为正面情绪交织,部分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悲观、不满、浮躁情绪突出,而生活压力感是产生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。

   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,“养老”和“看病就医”是城乡居民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。 在法治国家层面,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个人协商、打官司和上访等较为理性的方式来解决不公平事件,但当前民众认为最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的群体是“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”“雇主与雇员之间”等,因此需要继续高度重视社会群际关系,及时疏导化解社会矛盾。 努力塑造积极社会价值观,化解消极情绪根源。

   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,是良好的社会“黏合剂”,具有降低社交成本、减少矛盾冲突、维护和谐稳定的多种功能。

   社会价值观是社会心态的核心动力,也是个体在社会认知情绪行为的基础。

   科学的信仰是缓解社会焦虑的路径之一,在全社会塑造自尊自信、理性平和、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,建立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键。 要增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意识,提振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,涵养理性自信的大国心态。

   维护好社会公平正义,提升治理效能,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,让每个公民都有尊严、受尊重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,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。

  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,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,主动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,解决其最关心的现实问题。

   不断完善对群众的信息反馈机制,实行人性化、透明化管理,深入开展信访积案化解、公共服务提升、结对帮扶困难人群等惠民行动,让人民群众的归属感更强、认同感更高。

   在消除绝对贫困后,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补齐发展过程中民生短板,持续加大改善民生政策力度,并将其常态化制度化。 精准分类化解高危群体,消除心理健康隐患。 要让心理服务全面覆盖重点人群。 例如,努力降低农村居民社会疏离感。 由于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和观念差异,主观体验与客观现实的冲突,农村群体更易产生心理危机、更难获得心理援助。

   可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,采取心理广场、心理周、讲座等群众易接触或接受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,改善农村社区氛围,提高居民归属感,降低社会疏离感。

   再比如,努力提高无业失业人员的生活价值感,提高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感。 制定鼓励老年人再就业或志愿服务政策,使老年居民重新参与社会,塑造和谐人际交往关系,降低孤独和压抑感,通过组织老年心理健康讲座或团体辅导,提升心理健康水平。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,助力提升社会心态。 加速推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落实,形成心理评估、心理健康辅导、危机干预等配套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务模式。 一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搭建基层心理健康平台。

   从婚姻家庭、不良情绪、疾病预防等话题切入,以讲座、义诊等多种形式开展,打造多功能一体化的社会心理服务站点。

   二是以科学普及为基础,树立正确舆论导向。

   引导居民科学认识心理疾病与精神疾病,避免社会偏见与刻板效应对病患产生不良影响。

   三是以个体咨询为手段,提供有力社会支持。

   建设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平台,坚持全民心态涵养提升和个体心理疏导相结合,培养专业性更强的心理健康人才队伍,完善监督考核机制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。 (作者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)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